课件编号14090425

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68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背景资料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警戒,武备松弛。 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猝,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 范仲淹移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到任后,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 所以“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反映出宋朝守军力量是很薄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地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表现了形势的严峻性。 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今陕西耀县)。他的《渔家傲》词即作于这个时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疏通诗意 诗歌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 “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地区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为下文描写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做铺垫。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运用拟人的修辞,把大雁拟人化,连大雁都对边地毫无留恋,生动形象地写出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守边将士戍边的艰辛。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景:选取“边声”“长烟”“落日”“孤城”这些边地的典型景物,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的奇异风光,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 炼字:“闭”字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夕阳西下时城门紧闭的情景,凸显了一种肃杀、寂寥的气氛,同时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暗示了宋朝军队战事不利,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画面:四面八方的风吼声、马嘶声、羌笛声,连同悲鸣的号角声一同响起,在崇山峻岭之中,烽烟弥漫,夕阳残照,一座孤城,城门紧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修辞手法: 化用“燕然勒石”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思乡怀家的矛盾心理。 表现手法: 运用对比的手法,“一杯”和“万里”构成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词中的作用? ①承上启下,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②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苦 ③借景抒情,渲染萧瑟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将士们的忧国思乡之情。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运用互文的修辞,将军和征夫都白发已生,泪满衣襟,“泪”字集中表达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悲怆情怀。 主旨句 情感 本词通过对边塞秋季悲凉、肃杀的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的感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于朝廷腐朽、不修武备、消极御敌的愤懑不平。 渔家傲 秋思 上阕写景 雁去南飞 四面边声 落日孤城 边地秋天荒凉冷落的景象,渲染肃杀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将军 征夫 泪 苍凉 悲壮 视觉 听觉 视觉 壮志未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情怀 1. 首句写“塞下秋来风景异”,与词人家乡中原相比,“异”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①“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家乡吴地大不相同(气候)。②“四面边声连角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是中原所没有的(声音)。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也异于内地城市华灯初上的景象(背景)。(一点1分,共3分) 2. 说说你对“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的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