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9110

【精品推荐】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碱金属元素(含方法提示和解析)

日期:2024-05-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41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提示,方法,金属元素,训练,跟踪,例题
  • cover
智能考点 碱金属元素 Ⅰ.课标要求 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来探究钠的性质。 以研究碳的化合物来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Ⅱ.考纲要求 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探究碱金属的递变规律. Ⅲ.教材精讲 一.本章知识结构体系及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 Na2O的稳定性要小于Na2O2,所以Na2O在加热情况下与O2反应变成Na2O2 * 2. NaHCO3溶解度Na2CO3溶解度,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会析出NaHCO3晶体 3. 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则不易 4. 有时向Na2O2固体上滴加酚酞试液,开始变红,后来褪色,那是因为Na2O2的强氧化性和漂白作用 5. 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马上就会释放出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而将稀盐酸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则开始无气泡,后来产生气泡。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可利用这种正反滴加来鉴别盐酸与Na2CO3 6. NaOH与NaHCO3不能共存,无论混溶于水或加热,首先考虑二者之间的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7. 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首先考虑HCL+NaOH=NaCL+H2O再考虑5 8. 碱金属从Li→Rb熔沸点逐渐降低 9. 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它体现了元素的性质 10. 将Na2CO3转变为NaHCO3,可采取持续不断的通入CO2气体的方法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转变为Na2CO3可采取加热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滴加适量NaOH的方法NaHCO3+NaOH=Na2CO3+H2O 11. Na2O2的电子式 Na+[:O:O:]2-Na+其中O的化合价为-1价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均为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而Na2O2+SO2=Na2SO4则为Na2O2与SO2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12. 将NaHCO3加热时,固体质量的减少并不单为CO2,而为CO2与H2O的质量之和,所以可 利用2NaHCO3=N2CO3+H2O+CO2↑ 168 106 62 m1 m2 ⊿m 对应成比例来解决具体问题. Ⅳ.典型例题 例1.写出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 【解析】根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可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钠浮游溶液面上,熔成小球,嘶嘶作响放出无色气体,钠球逐渐消失,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例2. 下列各步反应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且每一物质均含A元素 写出A、B、C、D、E、F的化学式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解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先判断出已知具体色态的B为何物质,金属对应的化合物呈现淡黄色的暂判定为Na2O2,那么就可以引出D为NaCl,C + CO2 + H2OF,F C,而Na2O2可以生成C,C可以生成NaCl,从而推导出各物质: 答案:A—Na B—Na2O2 C—Na2CO3 D—NaCl E—NaOH F—NaHCO3 有关化学方程式:略。 例3以下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Li<Na<K<Rb<Cs B.同一种碱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小 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比较Li<K<Na<Rb D.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比较为Li+<Na+<K+<Rb+ 【解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的递增、电子层数的递增而递增。即:Li<Na<K<Rb<Cs;Li+<Na+<K+<Rb+<Cs+。同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即:Na>Na+,K>K+,所以A、B正确。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总趋势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加大,Na、K例外,所以C也正确。 碱金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增强,即还原性增强,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递减,所以D是错误。 答案:D Ⅴ.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 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均可保存于煤油中 B.密度都比水小 C.锂的熔沸点最高 D.氢氧化物受热易分解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钾与水: B.与盐酸: C.(溶液): D. 3、将5.12gKOH 和KHCO3混合物在260℃时加热后冷却到原温,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0.98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A.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