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9143

【精品推荐】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方法提示和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60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应用于,质的,训练,计算,方法,提示
  • cover
能考点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Ⅰ.课标要求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Ⅱ.考纲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Ⅲ.教材精讲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高考基本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高考常考热点主要是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关守恒关系 解题策略 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 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 下面介绍几种此类计算常见解题方法: 1.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式计算 解题的一般步骤可分为: ①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深入细致地分析题意,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该“理论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密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且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③根据反应方程式,从“实际差量”寻找比例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例1充分锻烧黄铁矿W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是m g,生成SO2为V升,则黄铁矿中FeS2的含量是(假设矿石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也不会与SO2反应) A、60V/22.4W×100%  B、22.4V/60W×100% C、80V/22.4W×100%  D、3(W-m)/W×100% 【解析】 本题是考查“差量法”的选择型计算题,设黄铁矿中含FeS2的质量为X.利用固体差,可得答案为D。 例2.取0.15L未知浓度的浓硫酸,加入铜片后加热,使铜片全部溶解。冷却所得的溶液到室温后定容为1L,取出定容后的溶液50mL,加入还原铁粉7.00g,充分反应后生成1.68L(标准状况)气体,溶液下部残渣质量为3.04g,所得溶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求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可将题中信息概括如下: 0.15L浓硫酸1L溶液(CuSO4和H2SO4)50mL溶液生成1.68LH2(相当于0.075mol、消耗4.2gFe)、残留3.04g固体(可能是铜或铜、铁混合物)、FeSO4溶液。 先判断最后一步反应中铁是否过量:2.8g铁若完全跟硫酸铜反应可生成3.2g铜。说明铁过量,最后残留固体是铁、铜的混合物。 用差量法计算50mL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所以原溶液中共有H2SO4:(0.075+0.03×2)×=2.7mol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 2.守恒法———利用质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电荷守恒计算 化学式:正化合价总数=|负化合价总数| 物质 电解质溶液: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 荷总数(电荷守恒) 氧化还 单一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原反应 多个连续反应:找出化合价在变化前后真正变化的物 质及所反应的量 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等号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 电化学 阳(负)极失电子总数=阴(正)极得电子总数 串联的原电池(电解池),各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 气相反应: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热 化学方程式 宏观:参加反应 m(反应物)=反应生成 m(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 利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和细枝末节的干扰,直接找出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守恒法解题成功的关键在于从诸多变化和繁杂数据中寻找恒量对象关系。 例3、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7.62%,K2CO3 2.88%,KOH 90%,若将此样品1克加入到46.00ml的1mol/l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ol/lKOH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 ) A.1.71g B. 3.43g C. 5.14g D. 6.86g 【解析】 此题中发生的反应很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