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91981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课件(48页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8610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课件,48页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 5 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P-42 一、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20 世纪末实现总体上小康的基础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 引言 下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第一节、小康社会的提出 第一课时 P-42 01 PART 一、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开始实施的基本国策。 改革序幕———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放序幕———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改革开放的提出 小岗村 深圳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成就 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1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10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63.7%左右; 外贸规模从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一位,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82万亿美元; 义务教育普及率从64.3%上升到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5%上升到30%左右。 以上统计数据截止2020年12月。 知识链接: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主要指标。 GDP 2020年GDP: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15万亿美元,第一经济体的美国20.3万亿美元。 探究活动一: 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说说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改革开放与家庭生活变迁(具体参数) 2021年 2018年 对比 家庭收入 住房条件 大型家电 出行车辆 教育情况 观念转变 … … … … 讨论发言 1、什么是“小康”社会?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qi可小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愁穿,并略有结余的生活。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了吗? 知识链接:我党“两个一百年”及“奋斗目标” 是什么? 两个一百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超过100次,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 中国梦一起,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 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87年,为了规划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