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99536

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练习 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239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册,2013,改版,化学,7章,九年级
  • cover
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练习 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 一、单选题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3.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4.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出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37.0 B.95.0 C.18.5 D.58.5 5.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3:16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6.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8.某物质1.6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④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⑤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10.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11.载入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 A.Li B.Li2O C.Li2CO3 D.LiOH 12.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燃烧的条件 13.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32g 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4.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C B.CH4 C.CH3OH D.CH2O 15.在化学反应中,已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