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99820

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5-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7487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光合作用,PPT,41张,课件,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5.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观点:植物体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问题: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五年后 1、1627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 开始时 柳树的质量 2. 27kg 干土的质量 90kg +74.43kg -0.1kg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76.7kg 89.9kg 5year后 实验前后的差值 (1)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 (2)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与质疑 蜡烛熄灭 正常燃烧 植物+点燃的蜡烛 正常生活 植物+活的小白鼠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结论: 将蜡烛和老鼠放在密闭玻璃罩 小鼠死亡 2、1771年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1)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问题与质疑 3、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格豪斯 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又有何新发现? 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他在实验中控制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2) 英格豪斯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什么成分吗?为什么? 问题与质疑 根据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时候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和吸收的气体种类的? 2、梅耶认为植物能将光能转化成何种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 四、1864年德国的植物学家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进行实验 萨克斯 (1832~1897) 暗处理 叶部分遮光 光照 滴加碘液 酒精脱色 ①为什么要把绿叶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②为何选择同一片叶片部分遮光,部分曝光,目的是什么? ③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植物在光下产生了淀粉 问题与质疑 水绵是常见的淡水藻类。 每条水绵由许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 水绵很明显的特点是:叶绿体呈带状,螺旋排列在细胞里。 五、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五、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提出问题: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 六、1939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 1、需要标记什么元素? 2、如何作出假设? 3、怎样设计分组对照实验? 4、预测实验结果有几种情况? 5、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探讨 CO2 H218O C18O2 H2O 预测1: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 预测2: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 预测3:两组既有18O2、也有O2, 第一组 第二组 预测1: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来自H2O; 来自H2O; 来自CO2; 来自两者。 CO2 H218O 18O2 C18O2 H2O O2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第一组 第二组 卡尔文及其同事用来研究光合藻类CO2固定的仪器装置 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卡尔文循环 七、1948年美国的科学家卡尔文(M.Calvin)等人的实验 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概念: 什么是光合作用呢?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CO2+H2O (CH2O)+O2 总反应式: 叶绿体 光能 (1)光合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分类依据是什么? (2)每个阶段反应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如何? 光合作用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