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00333

2.2.1 水圈组成与水循环课件 (3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655878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1,水圈,组成,与水,循环,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亚马孙河的水从哪里来?江河之水汇入海洋,海水会增多吗? 水圈组成与水循环 71%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组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一、水圈的组成 读图,了解水体的主要组成; 思考: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赖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10000 我国总量较大,人均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一些国家的江河年径流量和人均数值 节约用水,我们能做些什么? 二、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蒸腾 降水 陆上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水汽输送 地下水 水循环类型及典例 海上内循环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陆上内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陆间大循环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暴雨来袭时,昆明 “看海”的原因。 1.降水(量)远远大于蒸发(量); 2.地表硬化,不利下渗; 3.地表径流的汇流量远超排泄量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暴雨来袭时,昆明 “看海”的原因。 海绵城市效果示意图   (2019·天津八校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课堂练习 1.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生物能 √ 2.下列能实现图中①环节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水体类型 平均循环更新周期 水体类型 平均循环更新周期 深层地下水 1400年 河流水 16天 湖泊 17年 大气水 8天 沼泽 5年 生物水 几小时 土壤水 1年 地球几种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河流的更新周期为16天 那么 “人无法在17天内踏入同一条河流” 水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可溶解、带走矿物质 水循环促进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对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尼罗河流经的下游地区, 荒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水循环过程中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塑造 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总结 1.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 3.可以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4.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下列地理事项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有 A 洞庭湖湖水 B 塔里木河的径流 C 登陆的台风 D 我国季风区的降水 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 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 冰川水、大气水、河流水   C 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关于长江水与水循环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B 只参与陆地水循环 C 只参与海洋水循环 D 既参与海洋水循环,又参与陆地水循环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