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00537

3.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练习)-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7352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册,必修,2019,教版,系列,备课
    3.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 一、单选题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以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大小各异的泥质彩塑闻名于世。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崖壁上,崖体是由砾石、细沙通过钙质胶结在一起的砾岩。下图为敦煌莫高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莫高窟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气候原因主要是 A.紫外线丰富 B.风沙侵蚀少 C.气温低 D.空气干燥 2.莫高窟只有泥质彩塑,没有石刻雕像。制约莫高窟采用石刻雕像的因素主要是 A.地形类型 B.岩石性质 C.崖体高度 D.地质灾害 3.破坏莫高窟壁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化作用 D.流水侵蚀 在极干旱地区(远离山区)的一些干涸湖底,土状沉积物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外力作用下裂隙会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与盛行风向平行的垄脊和沟槽,称雅丹地貌。下图为某地雅丹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动力是( )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5.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6.推测形成土状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搬运 D.流水搬运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M处地貌是由( )作用形成的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8.①②③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9.如果在③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则③岩层可能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黃土高原主要由细颗粒物(黄色粉尘)组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如图为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粗细分布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黄土颗粒粒径由小到大依次是( ) A.沙黄土带 黄土带 黏黄土带 B.黏黄土带 黄土带 沙黄土带 C.黄土带 黏黄土带 沙黄土带 D.黄土带 沙黄土带 黏黄土带 11.甲地黄土堆积较少,原因最可能是(  ) A.农耕发达 B.风力增强 C.降水偏多 D.山脉阻挡 下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关于该沙区生物治沙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沙丘形态可以看出该区域盛行东南风 B.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c、a、b C.该区域种植的生物根系发达,其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 D.该区域可以选育芦苇、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 13.下列防护林工程能够有效防治荒漠化的的是 A.“三北”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海防林 D.东部平原绿化工程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网站公布的一张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地区盛行的火星风风向为( ) A.甲吹向丙 B.乙吹向丁 C.丙吹向甲 D.丁吹向乙 15.下列地区易形成图示地貌的是( ) A.沙质海滩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骨)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某地物线状沙丘示意国。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17.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18.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早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