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问 题 研 究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月相的变化,思考月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了解人造月亮的试验,比较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差异。 3.搜集材料,了解人类对人造月亮的不同态度及理由。 4.集体讨论,探讨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资料一 月 亮 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的变化:新月(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朔)。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作朔望月。 月相成因 朔:如图所示,在位置新月,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也就是图中的位置上弦月,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满月,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下弦月,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资料分析 1.为什么农历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突出的方向不同? 2.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关注月相吗?为什么? 分析参考 1.(1)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2)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资料二 人造月亮的试验 明月来相照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而自地球诞生以来,月球就一直陪伴在地球的身边,但你可曾想过,有一天当你抬头看向夜空时,天空中会多出一个月亮呢?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的想法:“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 俄罗斯曾经实施了代号为“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镜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 1、为什么人造月亮的亮度远比月光强? 2、扩大人造月亮照亮地表范围的可能性有多大? 3、为什么纬度较高地区的居民更希望有人造月亮? 资料分析 分析参考 人造月亮,准确来说是一种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它依靠卫星装备上的太阳能反射板,能够在夜晚给人们提供光明。这一系统可以解决俄罗斯高纬度地区的照明问题。这些地区每年总有长夜难明的极夜时期,渴望光明的人们深受其苦。 据专家介绍,人造月亮的亮度大概是月球的8倍以上,而反射的太阳光可覆盖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的范围,这足以让人们不打开电灯就能在室内阅读了。 目前,世界上首个人造月亮将计划在成都进行,届时,在人造月亮成功发射后,这项计划将为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