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109861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同步练习

日期:2025-10-0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484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同步,中国抗日战争,一课,单元,第三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九上·瑞安期末)观看纪录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了解并缅怀这段历史,下列纪录片中最合适的是(  ) A. 《勿忘记9·18》 B. 《烽火1937》 C. 《一份报纸的抗战》 D. 《解放:人民的选择》 2.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能(  ) ①增加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 ②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 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的情节:“国民党团长楚云飞约请共产党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到日军盘踞的县城喝茶晤谈,两人只带了卫士却将日军宪兵队杀得人仰马翻。”这一故事情节的发生不应早于(  ) A.1931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45年 4.某中学拟举办题为“抗日烽火”的讲座,准备请一位亲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教师来主讲,请你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 A.王老师-1958年 B.张老师-1928年 C.李老师-1946年 D.郑老师-1956年 5.(2017九上·台州期中)2017年,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时间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 九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二次国共合作(  ) A.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宣告了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C.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经济恢复的基础 D.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7.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称为浙东抗日的“心脏”,是新四军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军诞生于(  ) A.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 B.国共对峙的烽火中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D.土地革命时期 8.(2017九上·台州期中)1945年,蒋介石致电毛泽东:“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电文中的“陪都”是(  ) A.广州 B.重庆 C.成都 D.南京 9.“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土地革命期间 D.国民大革命期间 10.(2017九上·乐清期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2017年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  )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