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口》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通过认真对比试验版和2011版课标发现,修订后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强调了运用对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思,“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的目标要求和“形成创意并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的学习过程提醒,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用品的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多种制作手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创意;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索的过程。 2、基于教材的分析: 《窗口》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湖南美术-出卷网-,第七册教科书中第7课,本课内容活动一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的设置是通过关注“窗”,了解窗的文化、感受窗带来的视觉享受,从而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教材主图配以导语:“窗……宛如一幅镶嵌在墙上的风景画。”道出了窗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主图下呈现的是三个苏州园林的花窗,花窗集借景、框景、透景、遮景于一体,其本身图案纹样是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移步看景,更是变化多端,引人入胜,此内容的安排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形成民族自豪感,又可以为学生设计和表现窗口提供了一条典型的思路。通过以上欣赏讨论对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接下来是简绘草图的小训练:设计与众不同的窗框。把窗框的整体外形和内部窗棂进行分步训练,可以以此来突破难点。接下来呈现了三件学生作品,分别是用卡纸、泡沫板、纸盒等材料,运用剪贴、挖切、组合等方法制作的三种不同造型风格的窗,并在后面衬托了风格相应的风景画和图片。 3、基于学情的调查: 这一学段的学生年龄在8――10岁,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更多的关注,并开始具有想要改善环境和生活的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在教学之前,先对4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了解关于窗的常识及文化内涵。 知道制作窗的材料。 知道制作窗的方法。 人数 17 9 5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达 1 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 学习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3 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造型独特的“窗”,并衬上风格相应的图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掌握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并配以风格相应的图片。 二、学习过程设置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目标1 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情景导入: 我们一起去苏州园林里逛逛,看,这堵墙上少了点什么? ———窗,是建筑的眼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窗口》 知道窗户的作用。 欣赏窗户: 1利于观赏外景的窗户: 江南水乡的花形窗框如同给风景配上了别致的画框。 简约的落地窗将室外景色尽收眼底。 2.注重采光和自身装饰的窗户: 木雕窗漏下千丝万缕的光芒,射破屋内的阴沉。 彩色玻璃窗让教堂弥漫着神圣的光彩。 巴洛克式窗户典雅活泼,奇异优美,风情独具。 知道不同种类窗户的造型特点与使用价值。 目标2 学习设计制作窗户的方法。 窗户的制作方法探究: 出示范品:这个窗户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我们也要用剪贴组合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窗户。 知道窗户的结构特征。 设计窗框: 窗户可以分为哪两部分?窗框和窗棂。 窗框的外形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这些窗框都是什么形状的?老师范剪出一个外形。 学生尝试设计:剪出简洁的窗框外形。 要求:1.尽量剪得大一些。2.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