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4307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94853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现代,食物,生产,储备,食品安全
  • cover
(课件网)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 第一单 元 第 3课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与食品安全 、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 目录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现代化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原因: (2)过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建立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①优良品种、优质高效化肥 ②设施农业;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禽畜生产量大幅度增长 ③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的巨大进步使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粮食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世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农业化学和遗传育种三大科技领域。农业机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耕作能力;农业化学提高了作物产量,减轻了病虫草害的损失,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遗传育种通过对生物遗传性状的改造,培育出大批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良种,提高了农业产量。 ———刘宇杰《告别饥荒———饥荒成因与历史应对考察》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 农业集约化:是在一定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产品的总量。 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运营方式。 项目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具动力 手工和畜力工具; 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 生产技术 直接经验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使用肥料 天然有机肥料 作物品种 农家原有品种 生产经营模式 个体小农为主,粗放经营为主 机械化工具为主; 石油和电力等 现代科技,设施农业 商品化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 人工培育品种 大型农场、养殖场;集约经营为主 机械化 产业化 集约化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3)表现 1.农业生产现代化 农业机械现代化 前提 汽油、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播种机 联合收割机 铧式犁 机器人 特点 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美国大型农机 ◎法国中型农机 ◎日本小型农机 影响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3)表现 1.农业生产现代化 杂交育种技术新的突破 成就 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 意义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2.畜牧业的现代化 ①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②生产规模大型化 3.渔业的现代化 ①捕捞渔具日趋现代化 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 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远洋渔船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中国人也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人的宗法关系。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