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问题研究】———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How to stop the city from looking at the sea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The question is posed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城市雨洪泛滥不仅引发了城市内涝,而且加剧了污染物扩散、水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利用水循环、土壤等地理知识,从地理学视角分析和探究这些问题的形成,从而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 对这一课题的探究,建议采用以下思路。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现实问题:我国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 了解城市洪水与土壤功能缺失的关系 借鉴国际城市雨洪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园 了解我国为控制城市雨洪而进行的海绵城市试点 探索我国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现实困扰和应对措施。 探究思路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土壤截留的降水越多,降水通过它流到河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削减了洪峰,因此降低了洪灾的风险。1米厚的多空隙土壤截留300毫米的降水量。 用沥青或者混凝土之类的不透水层覆盖的土地,降水无法向土壤下渗。城市中大面积的土地表面被硬化,一旦发生强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很容易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积水成涝。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在局部地区造成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资料分析】 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良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知识拓展●【材料1】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知识拓展●【材料1】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 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良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从整个水循环过程上看,特大城市大面积硬化地面会影响到水循环的所有环节,如热岛效应中的蒸发、局地水汽输送的改变,雨岛效应中降水的改变等,特别是与自然地表相比,硬化地面对下渗的影响非常显著。 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700毫米,但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北京地势低平,部分低洼地区容易积水,但北京总体位于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蓄水能力强。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知识拓展●【材料2】雨水花园Knowledge Development ● Rainwater Garden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个新建住宅区为每栋住宅配建30———40平方米的蓄积雨水的场地,称为“雨水花园”。经过数年的追踪监测,发现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此后,世界各地开始建设各种各样的雨水花园。 【资料分析】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2.雨水花园有哪些作用?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知识拓展●【材料2】雨水花园Knowledge Development ● Rainwater Garden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雨水花园通过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实现增加下渗,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和其它填充物过滤与吸附、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净化雨水,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蓄积作用实现涵养水,通过浇灌植被、弥补公共用水等实现雨水资源化。 2.雨水花园还有哪些作用? 增加湿度,调节气温,为鸟类、昆虫、土壤生物提高栖息地。 为人类活动提高休闲观赏景观,保护排水管道,降解污染。 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如在山城雨水花园可缓解水土流失,在干旱区雨水花园可抑制沙尘等。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知识拓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