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51990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十一):健康生活【word,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458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word,健康生活,十一,生物,模块
  • cover
一、人的健康 1.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2.健康的必备条件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等),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来自生物的威胁和自身的防卫。生活方式因素主要包括一些不良的或不当的习惯。 4.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介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的一个特殊阶段。亚健康状态既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以向坏的方向转化而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疾病。 二、传染病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3.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切断任一环节,传染病流行即可停止。 【知识拓展】 1.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区别: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和寄生虫等为病原体;传染源是病原体携带者。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特征:不能独立生活,靠寄生生活。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 传染病类型 病例 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SARS等 空气、飞沫等 消化道传染病 肝炎、菌痢、伤寒、蛔虫病等 饮水、食物等 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脑、丝虫病等 吸血昆虫等 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血吸虫病等 皮肤、体表黏膜接触等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性接触等 三、人体的防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病原体侵入会受到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阻挡。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会受到体液中吞噬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的抵抗。这两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若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即产生免疫反应,构筑成第三道防线。这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和记忆性特点。 免疫三大功能:抗感染、保持自我稳定、实施免疫监视。 3.免疫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根据获得免疫的途径特异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人工免疫。其中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如计划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如对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的血清)。两者的区别:前者获得免疫作用速度慢,持续时间久,后者获得免疫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 4.免疫功能失调表现:过敏反———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拓展】 1.抗体是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病原体或大分子异物,包括:细菌、病毒、花粉、自身组织(如癌细胞)、移植器官等。 2.如果人体产生了抗体,则此时人体的免疫一定是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释放淋巴因子。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四、非传染性疾病 1.肿瘤:特点是细胞能连续不间断地分裂;分为良性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和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会转移)。 2.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 3.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经常超过18.7kPa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0kPa。 4.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尿糖。 五、健康生活 1.吸烟和酗酒有害于身体健康;毒品具有成瘾性并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2.防中毒与急救 环境毒物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两类;触电、溺水、中毒、毒蛇咬伤、大量失血时都需要掌握不同的急救方法。病人休克时基本急救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两个方面。 3.OTC药物属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按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