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65754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19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荡胸生曾云,_____。(杜甫《望岳》) (2)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莲,_____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 (8)《爱莲说》中与“近墨者黑”观点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后,全国各地参观群众 __甲__。在这座红色新地标的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 __①__ 立,zhèn__②__ 撼人心。大型党旗雕塑《旗帜》气势如虹,《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圆雕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276个人物与583块汉白玉融为一体,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为了塑造好每一幅作品,每一位创作者都 __乙__ 研究,虽然是写实的情景再现,但是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不能仅凭灵光乍现、随意创造,或无感而发,它需要艺术家真正深入地了解形象。为了更好地展现民族特色,创作团队还__丙__,生动展示人物的姿态与神情,让作品富有层次,气韵生动。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A.chù B.zhù) ②_____(A.振 B.震)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A.川流不息 B.纷至沓来) 乙_____(A.悉心 B.专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但是写实的情景再现,而且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 B.无论是写实的情景再现,还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 C.因为是写实的情景再现,所以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 D.有的是写实的情景再现,有的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充分表现细节的同时 ②精心查考民族文献 ③悉心揣摩特定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 ④研究民族服饰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B.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 C.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表达了作者对卖唱歌女只知寻欢作乐、不关心国事的忧虑与愤慨。 D.诗歌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委婉而深沉。 4.请发挥想象,描绘诗中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夏日赏荷》) 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3分) (1)兴正浓_____ (2)少时,雨过天晴_____ (3)荷花为雨所洗_____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B.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C.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D.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一日,偕数友,观荷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