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70642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选编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583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三,试题,期末,上册,七年级
  • cover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 A.首创皇帝制度 B.统一全国 C.抵御匈奴 D.开发南疆 2.(2022·福建龙岩·七年级期末)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3.(2022·福建福州·七年级期末)秦朝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应该是( ) A.B.C. D. 4.(2022·福建三明·七年级期末)“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秦朝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兵役严苛 D.刑罚残酷 5.(2022·福建龙岩·七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牧野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黄巾起义 6.(2022·福建龙岩·七年级期末)《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强征赋税 C.发动战争 D.严刑酷法 7.(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诗歌“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歌颂的是( ) A.秦始皇的统治 B.刘邦的统治 C.文景之治 D.汉武帝大一统 8.(2022·福建南平·七年级期末)它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诸侯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它”的实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统一国家思想 C.发展社会经济 D.缓和阶级矛盾 9.(2022·福建福州·七年级期末)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在思想上采取的统一措施是( ) 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B.行推恩令,加强集权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建立太学,教授儒学 10.(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分别颁布并推行了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和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等诏令,意在( ) 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增加百姓赋税负担 C.扩大商品交换范围 D.掌控经济加强集权 11.(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12.(2022·福建厦门·七年级期末)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百家争鸣 D.休养生息 13.(2022·福建三明·七年级期末)“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的是东汉(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三公权力加强 C.豪强地主势力削弱 D.贵族实力大增 14.(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图中的黄底色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安北都护府 15.(2022·福建漳州·七年级期末)《汉书·张骞传》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之举。张骞此举 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建立了汉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C.推动了汉与东南亚的交往 D.促进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 16.(2022·福建三明·七年级期末)在今山东、山西、江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