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84372

1.2 时间 位移(第2课时)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8929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21张,一册,必修,2019,学期
  • cover
(课件网) 1.2 时间 位移 第二课时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x O 5 m (一)坐标系 四、直线运动的位移 1、坐标系: x/m 0 1 2 3 -1 一维 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x/m y/m 1 0 2 -2 -1 -1 -2 2 1 三维 ———空间坐标系 四、直线运动的位移 (直线坐标系) 2、直线运动的位移   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2时刻处于“位置” x2       Δx X1 X2 x O 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 记为 Δx= x2 -x1 位移Δx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表示位移的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表示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反。 x/m O 练习 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m,末位置坐标是xB=-2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 Δx A B Δx= xB- xA =-2m-3m =-5m 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反 弹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7m、7m B、5m、2m C、5m、3m D、7m、3m D 练习: 有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 X/m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t=3s t=1s t=2s t=4s t=0s L3=17m ①质点在3s 内的路程; ②质点在3s内的位移 ③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 ④质点在第___s内位移最大 Δx=-1m Δx3=3m 2 Δx2=-9m x-t (位移与时间)图像 利用图像,帮忙找出第二秒末和第四秒初的位置? x-t (位移与时间)图像的作用: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x/m 打点计时器 振片 振针 接线柱 线圈 永久磁铁 限位孔 纸带 定位轴 复写纸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_____.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_____,再把套在定位轴上的_____压在纸带的上面. 使用说明 交流 8V 0.02 限位孔 复写纸 接8V交流电 电火花计时器 使用说明: 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_____.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s打一次点. 交流 220V 0.02 两种计时器的比较: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电源性质 打点频率 打点方式 阻力来源 (误差来源) 8V交流电源 220V交流电源 打点时间间隔0.02s,频率50HZ 打点时间间隔0.02s,频率50HZ 振针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点 电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成点 纸带与限位孔、限位盘的摩擦;振针与纸带打点接触时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限位盘的摩擦 电火花计时器比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 3、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测时间 (电源频率50Hz,每隔0.02s打一个点) (2)测位移 (3)研究纸带 → 研究物体运动 操作步骤 (1)固定计时器 (2)穿纸带 (3)启动电源,拉纸带,随后立即关电源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 . . . . . . . . . . . . . . . . . 1.对纸带上的点迹的信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2.采取下列那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A: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 B: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3.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的原因可能是? A:电源电压偏低 B:永磁体磁性不足 C:振针位置过高 D:复写纸陈旧 E:振动片不在永磁体的中央 4.打出的是短线而不是点是什么原因? 原因:振针距离复写纸的太近,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调整一下振针距离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些。 开启电源打点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例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