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184407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卢沟谣(教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3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卢沟谣,教案
  • cover
卢沟谣 课型:欣赏课 单元浏览: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本单元以“爱祖国”为主题,通过聆听和演唱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本课编排了认识合唱演唱形式的内容,聆听作品编排了两首合唱歌曲。“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塔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因此,通过聆听合唱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多声部音乐的感性经验,为后面学习和掌握合唱技能作好准备。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卢沟谣》,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了解卢沟桥事变,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聆听合唱《卢沟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初步认识演唱形式———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重点:聆听合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认识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很久,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距离,但是学生们通过许多途径知道“日本”是作为侵略者来到中国的,因此,在情感上还是能引起共鸣。学生之前认识了齐唱和轮唱的演唱形式,为本课认识合唱做好了铺垫。 教学过程: 一.走近卢沟桥: 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先跟同学们来猜一猜,我出示题板,你们来猜一座桥的名称。A、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B、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十大拱桥之一 C、七七事变 2、揭晓答案———卢沟桥。 3、卢沟桥跟七七事变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卢沟桥背后的故事(视频简介“七七事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歌曲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音乐作品中体现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聆听《卢沟谣》 1、初听感受 师:就这样,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开始了......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就是作曲家根据这样的历史背景写成的儿童合唱歌曲《卢沟谣》。 问: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一共有几个乐段? 学生初听,听后在留言板上回答 师小结: 《卢沟谣》歌词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折射出爱国主义精神。在入围《唱响中国》终评的36首歌曲中,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是唯一的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众最喜爱的10首爱国主题新歌”之一。这首歌曲一共两个乐段。 2.分乐段欣赏歌曲 (1)欣赏《卢沟谣》第一乐段 师:接下来,请大家聆听《卢沟谣》的第一乐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聆听,听后在留言板上回答 师小结:第一乐段情绪优美抒情,描绘了卢沟桥边的美景。 (2)欣赏《卢沟谣》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比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欣赏,欣赏后留言板回答。 师小结:第二乐段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刚才的抒情变得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情感,表达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意志品质。 3、完整聆听全曲 (1)聆听全曲,找找演唱形式特别不一样的部分。 (2)师生一起反馈,做标记 师:下面这两句他的演唱形式特别不一样,这两句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4、聆听合唱部分,说说合唱部分音区和力度有什么变化。   聆听后,学生在留言板回答 师小结:合唱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