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 元 第7课 备 课 人 课 题 小小园艺师 课 时 1 总课时 3 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2、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园林知识,利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简单模型。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原有质感制作盆景模型。 课前准备 彩泥、细铁丝、小树枝、示范作品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教师小结: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 二、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三、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 四、制作方法 捆扎和捏制树木的制作步骤:首先,捆扎扭结线材,注意树干造型和树枝分叉布置,制作骨架应做到重心稳定,组织得法,形态大方美观。然后,敷上彩泥,捏制树干枝条,既遵循树干粗、树枝小的生长规律,又体现生动变化的造型特点。最后,根据树木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捏制树叶,可结合泥工刀、剪刀、模具等的使用来完成制作。 五、展示评价 1、互相观摩。 2、学生互评,肯定学生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 根据树木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捏制树叶,可结合泥工刀、剪刀、模具等的使用来完成制作。 教 学 反 思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2、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单 元 第7课 备 课 人 课 题 小小园艺师 课 时 2 总课时 3 教学目标 1、了解盆景的一般内容、造型手法,能根据材料特性,合理搭配组合成缩小的景观。 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盆景艺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用自制盆景小模型打造一件微缩景观。 课前准备 盆景、石头、小树枝、胶带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尝试组合、切入主题 1、请学生按组将上节课制作的模型(树、凉亭、小桥、船)组合成盆景。 2、揭示课题,盆景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布置于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材”,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是有生命的“艺雕”。 二、对比释疑、发现特点 1、学生欣赏范作,思考:自己组合的盆景与范作有何区别,你认为哪些盆景最美,美在哪里? 2、学生发现问题:组合的盆景没有意境、很散、很乱。 3、小结盆景组合时的要求:布局合理,有聚有散,有高低层次,形状大小各异,有诗情画意。 三、游戏激趣、反馈指导 1、请学生轮流上台来点击同一组模型材料组合成盆景。 2、教师演示盆景的组合过程,学生观察并总结制作步骤。①选择合适的单元模型。②构思、设计并组合。③调整完善,使其更有意境。 3、小结:强调材料运用的巧妙性,注意布局的合理性,大小、高矮的搭配,疏密伸展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