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03193

25《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214428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饮酒(其五) 陶渊明 26 诗词五首——— 体裁: 五言古诗 选自《 》卷三。 陶渊明集 教学重点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与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 ,字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诗人。《饮酒》组诗共20首, 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诗人借酒 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 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现实的迫害。 【名家名作】 潜 元亮 东晋 东晋末年,“篡”“乱”交替,时局动荡不安,官场 污浊,世风大坏。处在这个时期的陶渊明既不能实现理想, 也不愿受制于人,与官场同流合污。相形之下,大自然与 田园成为他心中的一方净土。以他的人生经历看,大体可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第二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处在彷徨挣扎之中。   第三时期:42岁到62岁,他毅然归居田园,直至病故。     【资料助读】 二、诵读诗歌:读准节奏和音韵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 庐 在 人 境,而 无 车 马 喧。 问 君 何 能 尔?心 远 地 自 偏。 采 菊 东 篱 下,悠 然 见 南 山。 山 气 日 夕 佳,飞 鸟 相 与 还。 此 中 有 真 意,欲 辨 已 忘 言。 (一)读准字音与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找出韵脚,说说押的什么韵 喧 偏 山 还 言 an 三、读懂诗意:理解词义与句意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一)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 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 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 只要内心超凡脱俗,自然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闲适淡泊中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十分美好, 成群的飞鸟结伴而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生命真谛 饮酒(其五) (二)结构图解 无车马喧→ 生活宁静 心远地偏→ 内心恬淡 情景相融 采菊悠然→ 闲适自在 悠闲自得 日夕飞鸟→ 四、研读鉴赏:品析手法悟情理 《饮酒》(其五)朗读与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内容、情感: 诗人从居住的 写起,反思 后自己的生活状况。 他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 、 的心情。 草庐 归田 陶醉于自然 恬淡愉悦 运用 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修辞: “ ”一词是本诗的诗眼,回答了“无车马 喧”的原因,反映诗人 、 的精神世界。 炼字、情感: 设问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 超尘脱俗 毫无名利之念 表现手法、炼字: 以客观景物的描写 出诗人闲适心情。“悠然”形象 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 、 、 ;“悠然”“见”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心与山融为一体,悠然自得。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衬托 自得 闲适 恬淡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内容(结构): “山气日夕佳”承上启下,承上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 下句飞鸟结伴归林。 修辞、表现方法: 比喻。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 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愈发美好,在夕阳的照耀下,一群 群的飞鸟正结伴飞回山中。 画面描述: ———真意”指诗人领悟到的 和 ,既表现为 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 的抽象“自然”。 就是能够 地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