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0871

【助力2014中考】初中化学易错辨析(易错点+经典例题+错因会诊)——原子的结构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94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易错,原子,会诊,错因,例题,经典
  • cover
初中化学易错辨析——— 原子的结构 易错点一 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答案:BD 易错点二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整体上带电的粒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多学生对离子的形成不能很好地把握而使离子的学习成为难点。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因此原子和离子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原子和离子的比较见下表: 原 子 离子 阳 离 子 阴 离 子 结构特征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相互关系 注意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例2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①元素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粒子的电性 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 ( ) A.①⑤ B.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⑧ 易错透视:[解析] 原子在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只是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原子核没有变,决定元素种类的质子数没有变,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没有改变,所以①③⑤正确。由于原子发生了得失电子,因此,原子的电子总数发生了变化,粒子的电性由原来的电中性变为带负电或正电的离子,化学性质通过得失电子也变得稳定了。至于电子层数,如果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的话,不发生改变;如果原子失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话,则发生了改变(少了一个电子层),因此②④⑥⑦⑧是错误的。 [答案] C 例3 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B. Na得到一个电子 C. Na和Na+化学性质相同 D. Na比Na+稳定 易错透视: 对钠离子的形成不明白而乱猜错选B;选C是认为都含有钠元素,其化学性质必然相同;认为原子比离子稳定而选D。 解析Na和Na+都其核内都含有11个质子,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故A正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变成变成Na+,很显然原子比离子的化学性质要稳定,故B、C、D错。 答案 A 巩固练习: 1.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2(2012广州)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3. 如图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图中x = ,Br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参考答案 1.D 2.C 3.D 4.(1)7;非金属;(2)C E 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