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1588

《地铁与生活》 课件及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777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铁与生活,课件,教案
    《地铁与生活》小组活动计划书 组名 组长 指导 老师 活动的问题 研究方法 采访 ( ) 资料检索:上网( )图书馆( ) 调查 ( ) 实地考察( ) 其它 ( ) 我 们 的 成 果 图片音像( ) 文字报告( ) 演示ppt( ) 手抄报( ) 节目表演( ) 其 它( ) 组 员 承 担 任 务 活动地点 任务承担如:观察、记录、上网收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设计、 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采访(联系人员、提问、记录、摄影、录音),写活动日记、写活动小结,写调查报告…… 活动地点:家里、学校、地铁站、街头、采访对象办公室…… 《地铁与生活》教后感思 1、个人的突破 但凡上课,级别越高,心里的紧张度就越强,畏惧感就越大,这次因为对教学目标的预设、对教学环节的安排、对师生互动要达到的效果一一谙熟于胸,所以我在课堂上将关注点放在了倾听孩子们的发言,以及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及时做出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反馈。于是,基本上没有时间来紧张了,教学就从容很多,越从容,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就越顺畅。 2、目标的明确 从接到任务起,就明白本课要在40分钟内凸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促进,这是萦绕在我脑海中3周的弦,时时拨动着我去思索:能力的培养,怎么凸现?而且我的这节课该凸现哪个方面的能力?细细掂量:核心能力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设计的突破 本节课既符合起始课的基本流程规范,又有了一个与以往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以往我们都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孩子们去提问,很多时候:问题及问题的归类并不是来源于学生,而是教师的预设的强加。学生只不过是思索过后又被拽回到老师的思路上来而已。本课改变这种教学设计,提出前置性体验活动的尝试,给学生一定的体验任务,组内在细分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体验任务,力求人人参与,在此基础上发现地铁运行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来交流分享,探寻发现问题的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上下来,感觉效果很好。 4、教学策略的运用 本节课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多次运用了比较法,通过比较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不断地去溯本求源,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根源,同时能将学生的思考引入纵深,达到促进能力的提升。 5、关于问题的分析的问题 本节课专家、同行们提出探讨的问题是:7个问题提出后,我没有带领学生去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的可行性等关于问题的深入研究。这一点我确实没有安排这个环节,那么我的思考是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7个问题孩子们提出了,说他们体验中感受到的,我并不想通过我来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问题还需要再度思考?他们是六年级的学生,问题发现来源于生活体验,那么确定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否是好问题,也必须让他们在后续的研究活动中去验证。即所谓实践(行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写在结尾: 以上是我的浅薄认识,不妥之处,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指正。 《地铁与生活》起始课 南京市紫竹苑小学 王宁 QQ:55499015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的体验活动:乘地铁、访邻居、看规划,亲身感受地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发现地铁运行中还不够完善的问题。 2、通过组内交流、提出问题、商讨问题,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促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提升。 4、通过师生互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观点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四个体验活动) 1、亲自坐一次地铁,感受一下地铁的舒适性 2、体验一下从家里到地铁站换乘是否便捷? 3、上网查看南京市地铁规划图,看看未来你家附近有没有地铁线路? 4、访问一下你的邻居,了解他们对乘坐地铁的想法。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1分钟) 师:(ppt出示图片)通过地面交通的拥堵现状对比地铁的舒适环境,带领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