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18272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479666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经济,第七,统编,当代,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 ,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1年11月4日)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 思考:我国是如何逐步对外开放的? 应该如何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 应该如何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P69~71 1.对外开放的进程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迈向世界市场的行动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加,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相关链接: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5家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优势 中国产业链强大,工业门类齐全,产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中国制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制造能力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开始由中国本地生产;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中国政府以巨大勇气持续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环境良好;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等。 挑战 在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高端产业占比、产品质量和著名品牌等方面,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要素成本上升,传统优势逐步减弱;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够;等等。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P69~71 2.新形势要求 思考:新时代,如何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 (1)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2)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启示(相关链接) 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竞争优势并非简单地取决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等,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P69~71 2.新形势要求 (3)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4)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关链接) 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P72~73 思考: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着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 ①我国的国情决定: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