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18606

苏少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 变脸---川剧变脸》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48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 变脸---川剧变脸,教学设计
  • cover
川剧变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川剧变脸的相关知识和脸谱的基本特点,能够绘制一张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实践绘制一张简单的脸谱;并通过小组合作,模仿川剧变脸进行表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川剧变脸零距离接触,在教室里欣赏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川剧变脸。初步了解川剧脸谱艺术,激发学生深入感受学习的欲望,学会尊重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难点:了解变脸的方法技巧,并模仿“变脸”进行表演。 2.重点:制作脸谱。 教学准备: 1.教师:变脸节目、课件、脸谱、打孔器、美纹纸(标记用)等。 2.学生:川剧变脸相关资料、手工折纸、铅笔、彩色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引出课题 1.上课铃想了,却迟迟没有看见老师。只听见教室里响起了奇怪的音乐。身穿变脸服装的老师悄悄走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演起来———原来是精彩的川剧变脸。 2.表演结束老师提问: (1)同学们,老师的节目好不好? (2)喜不喜欢? (3)想不想学? 3.这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川剧变脸”,感受神奇的变脸艺术。(板书课题) 4.出示教学任务:(1)感受川剧变脸艺术,了解脸谱特点和变脸的方法;(2)小组合作,每人制作一张脸谱并模仿“变脸”进行表演。 5.课前准备:川剧变脸相关资料、手工折纸、铅笔、彩色笔(油画棒)等。本次课堂将通过小组的课堂表现、绘画、表演情况,评选出“最佳小组”,并获得“会川剧变脸的小人偶”。 二、交流知识,赏析脸谱 (一)川剧变脸介绍 1.老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川剧变脸吗?你收集到川剧变脸的有关资料了吗? 2.分小组整理资料,推荐代表介绍,你了解到的川剧变脸。 3.老师补充川剧变脸资料: 川剧变脸,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一环,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变脸艺人头一扭,手一挥,黑脸、白脸、花脸、红脸、人脸、鬼脸,唰唰唰十几张脸就能变出来。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绝活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情感的变化。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转折,人物的情绪也相应变化,川剧变脸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及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抽象主义手法。由于变脸具有新、奇、快、爽的特点,川剧变脸近年来炙手可热,蔚然成风。 1987年,文化部又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国家机密。 (二)赏析脸谱 1.同学们想想“变脸”变的是什么? 学生:脸。 老师:回答得真棒。川剧变脸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脸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脸谱,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比如:基本特点?颜色?结构?表现手法?线条? 2.仔细观察脸谱、思考并回答。 3.老师整理补充: 脸谱色彩十分讲究,五颜六色的脸谱决非仅仅为了好看,它把不同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丰富的色彩就代表了多样的性格。大多数脸谱采用对称结构,五官突出,加以夸张变形的图案和弯曲流畅的线条把某种神情表现得非常鲜明、强烈,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 特点:主要-五官突出;颜色-五颜六色;结构-基本对称;表现手法-夸张变形;线条-弯曲流畅。 三、动手实践———绘制脸谱 1.最重要的环节-绘制脸谱。同学们想想应该怎么画脸谱?接着老师简单示范,并再次强调脸谱的特点。因为脸谱整个面都有颜色,所以为了节省学生上色时间,我们采用有颜色的手工折纸为背景进行创作。绘画提示:(1)在彩色折纸中画一个最大的椭圆;(2)确定鼻子的位置,一般在脸2/3的位置上;(3)画眼睛、嘴巴;(4)添加弯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