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3177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日期:2024-06-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4032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2013-2014,学年
  • cover
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8小题,占5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题,占44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 答题时,考生必须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6分) 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 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 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3“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4题: 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