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49900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森林狂想曲苏少版

日期:2025-05-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31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 cover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运用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分析作品,提高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4.在乐曲的熏陶感染下,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欣赏乐曲 (1) 初听乐曲 1. 说出感受?除了乐器演奏的旋律外你还听到那些声音? 2. 了解音效 乐曲中加入了许多自然界中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音乐家实地录制的,我们把它称为音效。 3. 简介乐曲 刚才我们听到的只是乐曲《森林狂想曲》的片段,乐曲是由吴金黛创作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创作背景。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女士深入大森林,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把森林里100多种美妙的声音悄悄录制下来,再配上音乐,精心制作成我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乐曲。 (二)欣赏A段主题 1.感受情绪 这首乐曲是由三个不同的主题组成的,先来听听第一主题,情绪是怎样的?旋律跳跃 2.加声势动作 拍号?强弱规律?想两个不同的动作表示强弱。跟音乐动。 3.分析乐段 这一主题有两个乐句,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前面相同,结束音不同。 4.跟琴哼唱 ① 师生接龙 生接长音 ② 生用“du”模唱 用怎样的声音演唱?(跳跃、有弹性) (三)欣赏第一部分 1、第一主题出现的次数?加声势和哼唱 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说出乐器并模仿动作 3、介绍乐器 小提琴和钢琴属于西洋乐器,笛子是我国的民族乐曲,不同的乐器共同演奏相同的旋律,使乐曲变得更美妙动听。 4、再听第一部分 听到第一主题时是哪种乐器就模仿演奏姿势 (四)欣赏B段主题 1.感受情绪 跟第一主题比较情绪有什么变化? 旋律级进,旋律线变得平稳了 2.分析乐段 找出相同的旋律? 3.师加响板伴奏 请生拍手模仿节奏 4.生加动物叫声 (五)欣赏C段主题 1.感受情绪及演奏形式 情绪跟第一、二主题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演奏形式? 2.分析乐段 ① 节奏、旋律怎样变化的?节奏拉宽,疏密结合;旋律跳进,起伏变大 ② 找相同的旋律? 3.加动作体验 长音处可以加什么动作表现我们激动的心情?仿佛在大森林中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4.跟音乐加动作 5. 用串铃伴奏 单纯的动作难以表达激动兴奋的情绪,我们还可以在长音处加上串铃来烘托情绪。 (六)完整听第一部分 ① 复习三个主题,说明分别用A、B、C表示 ② 听第一部分,请一生写顺序,其余生在不同主题处做出不同的反应 (七)完整第二部分 听乐曲用手势示意并请一生在黑板上标明主题顺序 对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区别 (八)欣赏全曲 音效出现在乐曲的哪些地方?并听出强弱变化?在不同主题处做出不同的反应 开头 渐强 表示大地苏醒,森林里渐渐热闹起来了 中间 强 很热闹 结尾 渐弱 森林渐渐回归宁静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乐曲《森林狂想曲》,共同领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美妙的音乐和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同学们用心去聆听、去探索发现,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