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71283

2023届高考二轮专题练习3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5562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届,解析,原卷版,社会生活,经济,高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知识体系】 【线索梳理】 线索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人口迁移、经济重心的转移,农耕经济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 线索二 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三 古代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变迁 受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并渗透到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形成了土地私有、重农抑商、闭关自守等政策。从唐朝中期到宋元时期,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考真题】 1.(2022·全国甲·3)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可知宋代主要出口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手工业制成品,由材料“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可知手工业发达,产品享誉海外,故选D项;由材料“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可知输入的主要是奢侈品或装饰品,不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材料没有海外贸易税收与其他税收的对比,不能得出“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C项。 2.(2022·全国乙·1) 图4 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青铜器铸造中心主要集中在北方,而重要铜矿集中在南方,青铜铸造的繁荣必然会促使南北方联系的加强,故选C项;据所学,商周时期,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礼器、兵器,很少用于制作农具,因此青铜铸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不明显,排除A项;据所学,商周时期大规模的工商业活动主要是官方主持,实行工商食官制,原料主要是官方供给,而非商业贸易,且商、西周时期,大规模商业活动和大规模长途贩运尚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图片中的主要铜矿位于荆楚地区,而这一地区并非商周直接统治区域,排除D项。 3.(2022·全国乙·4)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人们才有财力修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说明园林主人文化素养不高,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江南中产以上的人家喜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他们不一定是士大夫之家,更多的是市民阶层,排除A项;据所学,世俗化审美趣味早在宋代已经出现,排除B项;据所学,明后期士农工商社会结构有松动,有弃儒经商、弃农经商的士农,但达不到“解体”的程度,排除C项。 4.(2022·湖北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