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妙用》参考教案 一、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盐、鸡蛋清、墨汁、水彩颜料。 四、教学设想: 视觉机理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是让学生尝试“撒盐排遣法”,使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特殊的点、线、面状的机理,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对肌理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兴趣,拓展学生美术学习的视野,感受有意味的形式美感和创造表现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思维。 欣赏不同风格的肌理作品,认识“撒盐排遣法”和设计方法,导入新课。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派遣法”。在观察想象中,感受机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 3.情感:对“撒盐排遣法”产生的机理效果产生兴趣。 六、教学重点: 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七、教学难度: 能对点、线、面状的机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国内艺术的不同美术作品。导入新课。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机理效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 (1)欣赏画家梁培龙的作品《欢乐的小溪》感受“特殊技法”创作的一种节奏美。 (2)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体验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的特殊的点、线、面状的机理。 (3)明确作业要求,即运用点、线、面状的机理进行联想,再创造有趣的画面。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不同艺术作品。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设计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1 / 2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