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78011

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 美术 第11课 青花瓷 教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11课,青花瓷
  • cover
《青花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器形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器器形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教学难点:认识主纹与辅纹各自的装饰特点,并能将其合理地安排到器型中,使其布局合理,装饰美观。 课前准备: 1、教师:青花瓷半成品、展示用卡纸及标题,蓝色彩笔等。 2、学生:素描纸、蓝色彩笔、剪刀、青花瓷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情景设置: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拍卖会现场,请学生为元代的“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估价。 2005年7月,英国伦敦举办的拍卖会上,元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以1400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青花瓷高超的艺术水平。 2、学生根据课前资料搜集,回答自己了解的青花瓷有关的知识,如青花瓷名称的由来,艺术特点,发展历史等。 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汇报,教师总结。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3、小结:青花瓷从选料、纹饰到制作工艺都极为考究,在古代深受帝王、文人以及百姓的喜爱,堪称“人间瑰宝”,迄今为止,青花瓷已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文化内涵的青花瓷世界吧。 二、探讨学习,体验创作 欣赏精美的青花瓷图片,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发现了青花瓷的美。 小结:器型美,釉色美(白地青花),纹饰美。 1、器型探讨 (1)青花瓷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其中青花瓶的造型尤具特色。 课件出示多种类型的瓷瓶剪影,学生欣赏,思考并讨论问题:①这些青花瓷瓶分别有怎样的造型特点?②如何用简便快速的方法做出对称的器型? 小结:①整体像葫芦形状的葫芦瓶,口小颈长的玉壶春瓶,瓶口处像凤尾的凤尾瓶,方形的琮式瓶,还有天球瓶、蒜头瓶、抱月瓶、梅瓶等等。②将对折后的轮廓描绘在对折的纸上,沿边剪下后展开,可以得到对称的器型(学生上台演示)。 (2)学习活动一:选择一种甁式,将对折后的轮廓描绘在对折的纸上,沿边剪下后展开。注意:抓住瓷瓶的特征,注意瓷瓶的弧度。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挑选问题作品,指出其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3)青花瓷的结构 出示明代青花缠枝莲大罐图片,学生认识瓷瓶的结构:瓶口、瓶肩、瓶腹、瓶胫、瓶足,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分层布局。 2、纹饰赏析 (1)出示不同题材的青花瓷图片,学生思考,青花瓷纹饰的题材主要有哪些? 青花瓷的花纹多为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书画、吉祥图文等。 出示几种寓意丰富的吉祥图文,学生分析其寓意和文化内涵。 青花瓷很多纹饰通过象征、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如年年有余(鱼),喜(喜鹊)上眉梢等。 (2)出示青花瓷图片,学生思考并讨论:①青花的纹饰多分层布局,你觉得图中哪些部分的花纹为主纹,哪些部分的为辅纹?②仔细观察,主纹与辅纹的纹样装饰特点有什么不同? 小结:①腹部为主纹,边缘为辅纹。②主纹面积大,辅纹面积小;主纹以单独纹样居多,辅纹多为连续纹样。 (3)出示花卉纹样为主纹的青花瓷,引导学生发现其特色:花卉纹样的吉祥寓意,缠枝纹连绵不断的特点。 (4)辅纹装饰中,一种图案左右重复排列的形式较为多见,即二方连续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