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2.下列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2C+O22CO B.Cu2(OH)2CO32CuO+H2O+CO2↑ C.H2+CuOCu+H2O D.4CO+Fe3O43Fe+4CO2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带电荷,因此带电荷的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D.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4.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指的是 A.铜单质 B.铜元素 C.氧化铜 D.铜原子 5.制取与贮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是制取与储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 A.图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B.反应Ⅲ中氩气(Ar)作保护气,防止合金被氧化 C.理论上,每产生32gO2,需向体系中再补充1446gZnFe2O4 D.11.2g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0.7g 6.现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产生气体;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的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Z则无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Z>Y>X 7.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B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铜片、银片分开平行插入FeSO4溶液中 C 鉴别固体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入适量水 D 回收氯化钾固体中的二氧化锰 溶液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8.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解释做法错误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比生铁硬 D.用灼烧法鉴别黄铜与黄金 9.小海同学在探究铝、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操作正确 B.该实验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银铜铝 C.甲、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同 D.甲、乙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10.对于化学反应a+b→c+d,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 D.若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 二、判断题 1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 ) 1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比铁更易腐蚀( ) 13.锌与硫酸反应较为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 ) 14.铜能和氯化铁反应,所以活动性铜>铁。( ) 15.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说明金属活动性:Fe>Cu( ) 三、填空题 16.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