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95169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30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cover
“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 第二组: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胶带纸、小刀。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 1.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 (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补充镍、钴)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基础,便于理清思路。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猜指南针怎样了呢 1.介绍实验方法:首先要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然后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观察: A.通电流之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了? B.试试导线其他不同的放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 2.生分组实验。 3.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 4.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重演”奥斯特发现磁感应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现需要有心人,同时激发学生研究电磁现象的兴趣。实验中我演示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的方法,还提示学生可以用导线不同的放法试一试,让他们通过探究发现更多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脑中肯定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这为后续课文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有心的奥斯特在发现磁针微微转动了一下后喜出望外。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奥斯特的脑中却产生了一大堆问题,你现在是不是也有很多的问题啊? 2.理并指向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分组讨论) 3.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两个层次分析引导: 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肯定下来) 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②电流是如何使小磁针偏转的 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只作讨论,不下结论) (磁性) 电流 直接 磁针偏转 辩论:“是电流产生了磁性间接干扰了指南针,还是电流的直接作用使小磁针偏转呢?”“如果是间接作用,电流最有可能转变成了什么?” 预设理由: A.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不是铁的原因那可能是磁性的原因了; B.能够转化成其他的能量(电--热、电--光等),难道就不能产生磁性吗! 4.小结:可以肯定磁针偏转与电流有关,而且通电导线周围很有可能产生了磁场,干扰了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但也不排除电流的直接作用,这还须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的设计尽量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重演”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这里学生发现现象后立刻会产生疑问,这是引导学生分析的最佳时机。 2.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本课的难点。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