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99942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步练习(有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56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化学,九年级,人教,答案,同步,练习
  • cover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2.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A.A B.B C.C D.D 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查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A.实验 B.观察 C.假设或猜想 D.得出结论 4.准确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是推断实验结论的依据。小红同学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做了如下的观察记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火柴梗如图放置约1s后取出,a处最先炭化 B.在火焰上方压一片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C.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 D.蜡烛熄灭的瞬间看到一缕“黑烟”升起 5.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观察 C.假设 D.做结论 6.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湿衣晾干 8.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D.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9.Vc 泡腾片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 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10.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 二、判断题 11.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 12.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 13.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可通过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鉴别。( ) 14.据报道:某村民家发生煤气罐爆炸,经初步调查,事件起因是液化石油气钢瓶连接软管老化,造成液化气泄漏,遇明火燃烧、发生燃爆。小刚同学刚开始学习化学,他想知道液化气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对此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