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10153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十五):化学说理与探究性实验【word,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619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答案,word,实验,探究性,说理
  • cover
一、科学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在科学研究上,能够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前提是用心观察,学会拓展自己的观察力。 2.建立假设 建立假设也叫进行猜想,假设可以正向假设或反向假设。如不同时段花的颜色变化既可假设与光照有关,也可假设与光照无关。 3.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的关键在于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即在若干个相关的因素或变量中,选择一个有关变量相同而控制其他因素全部相同。 4.收集事实证据 学会用不同的有效方法收集相关的事实与证据,对数据进行列表或作图等,再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5.得出结论(验证假设) 对所收集的事实证据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相关结论,并用以检验所建立的假设或猜想,得出相关结论。 6.评价与交流 对探究的结论进行推广应用就需要评价与交流,对研究的课题总结成文、发表或会议交流都是其具体的形式。 二、初中化学常考的实验探究点列举 1.学会建立相关的科学假设或猜想 2.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 3.探究实验原理或实验过程是否合理 4.尝试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 5.探究某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6.探究某种气体的成分组成 7.探究某种混合试剂的成分组成 8.探究某种物质的酸碱性 9.探究某种碱的变质情况 10.探究某种物质能否作为催化剂或催化效率如何 11.探究某种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 12.探究某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3.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 三、说理题 从具体的题型分析,可以分为“说理题”和“证明题”。 (1)说理题:更多的侧重于用语言文字等来阐述、说明、解释某一个科学问题; (2)证明题:主要用科学公式,从数学角度来证明某一个科学结论、公式等。 说理题解题方法梳理 1.找“对象”→确定研究对象 2.找“现象”→弄清科学现象和过程 3.找原理→来自题目或课本→基本概念、科学原理和公式 4.找关联→多点关联结构 5.简作答→梳理关联点逻辑扼要作答→复核检查 题型一:应用原理解释生活、实验现象主要有以下要素: ①简述科学原理:解答过程中必须简述相关的科学原理,以及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含相关的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等。 ②分析相关信息:对解答题中呈现的信息结合科学原理进行简要阐述,阐述要求有一定的逻辑。 ③描述相关结论:结论的描述不仅符合科学原理,而且必须渗透相关的科学思想与方法。 题型二:对图像表格等信息的分析与解释,主要包括的解答要素有: ①简述相关的知识原理; ②描述对知识的理解; ③解释图像变化的原因; ④说出合理的结论。 证明题一般为公式,但有些说理题与证明题也没有严格的区别,两者只是表达不同 ①明确科学本质,确定基本公式,并按照公式逐步推导,演化,替代(很重要); ②将科学结论转化为用科学公式表达,需要学生运用较多科学语言(文字或科学公式等),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例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物质 CaCl2 CaBr2 CaO CaSO4 MgO Al2O3 ZnCl2 ZnBr2 CuSO4 干燥效率 0.14 0.14 0.2 0.04 0.008 0.003 0.8 1.1 1.4 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 B.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 C.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 D.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 例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B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 分别用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