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16056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2课时课件(18张PPT+23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64768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是最,爱的,课时,课件,18张,PPT+23
    (课件网)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第二课时) 用满含热情的语言抒发在朝鲜战场的深切感受,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第一部分(1-3段) 列举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第3段 从哪几方面概括了志愿军的品质?画出相关语句,并说明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燕子归来 冰雪融化 冰融化 衰草连天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方面,高度概括和赞扬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 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4-14段) 松骨峰战斗 梳理出松骨峰战斗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起因 结果 二次战役时 松骨峰(书堂站)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配合主力阻击逃敌,切断敌人的逃路 壮烈地搏斗了8小时,高喊口号,迎敌而上 打死300多敌人,使部队主力赶上来聚歼敌人 第五段主要描写了哪两个场面?有什么作用? 一个是直接叙述描写战斗搏杀的场面;另一个是引述营长的话,间接描写战后阵地上壮烈的场景。 两个场面集中表现出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描写志愿军与敌人的战斗场面以及战斗结束后的场景时,运用了“摔”“扑”“抱”“掐”“摁”“倒”“扣”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上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 在描写松骨峰这场战斗场面以及战斗结束后的场景时,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 马玉祥救童 梳理出马玉祥救童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起因 结果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汉江南岸的一个村子 马玉祥 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踹开门,扑进去,冒火救小孩 救出小孩 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 作者在写马玉祥面对要不要去抢救困在火海中的小孩时,人称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作用? 先用第三人称“他”叙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缘由,突出了叙述的客观性。接着,让马玉祥用第一人称“我”自述,用设问、反问等手法刻画出马玉祥救朝鲜小孩前的心理活动,生动体现了马玉祥既有爱国主义思想,又有国际主义思想,而且两者和谐统一。同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 防空洞谈话 第13段写到了一个战士的三次“笑”,试分析每次“笑”的内涵。 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的答话即是这“笑”的注脚。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他“你想不想祖国”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他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充满了取得抗美援朝战争彻底胜利的坚定信心。 第十四段连用四个感叹句有什么作用? 连用四个感叹句,强而有力地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第一流”“优秀”等词语直抒胸臆,使作者的感情彻底迸发。 呼应文章开头,引导读者联系自己的幸福安定生活,认识到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5段) 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 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父母、夫妻 排比,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最后一段的六个“你”各指什么人?用了什么修辞? 把这种幸福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写祖国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 写作特色 (1)主题鲜明,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