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28346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 第6章第二节《种群的遗传平衡》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69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种群的遗传平衡,第二,6章,生物,必修
  • cover
教 学 设 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6章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 二 种群的遗传平衡 学科 生物学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出卷网-: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物进化的实例的分析,说明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2.基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构建和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种群遗传性状的分布规律。3.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模型与构建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实践应用活动,阐释自然选择对种群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教学重点:1.通过对生物进化的实例的分析,说明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2.基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构建和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种群遗传性状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1.基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构建和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种群遗传性状的分布规律。2.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模型与构建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实践应用活动,阐释自然选择对种群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Rh阴性(Rh-)血型被称为熊猫血,我国只有0.3%左右人为Rh阴性。虽然Rh阴性血型的人数量很少,但控制该血型的基因并没有彻底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引发学习兴趣。 寻找证据 中地雀是生活于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小型鸟类。干旱使岛上的坚果减少,这些鸟只能更多地去食用更大、更硬的坚果。格兰特夫妇发现干旱发生前后,中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有较大变化,但是每只中地雀在经历干旱时喙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经历干旱后,中地雀喙深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2.导致中地雀喙大小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什么?3.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还是群体?2015年,英国科学家格兰特夫妇发现了控制鸟喙形状的基因———ALX1。决定中地雀喙的等位基因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通过资料分析,利用科学思维,分析推理得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频率变化规律 假设一个由1000只绵羊组成的种群,其中200只黑羊(ww),800只白羊(其中200只为杂合体,600只为纯合体)。W 和w 的基因频率是多少?假设:1.W 基因频率p = 0.7,w 基因频率q = 0.3。2.理想种群:总群的规模是极大的;种群内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没有发生自然选择。计算F1、F2等子代种群中的W 和w 的基因频率? 基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构建和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种群遗传性状的分布规律。 实践应用 模拟自然选择对种群等位基因频率的影响。随着选择作用的进行,后代群体中基因频率有什么变化规律? 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模型与构建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实践应用活动,阐释自然选择对种群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 课时小结 总结: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进化的本质。自然选择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等。 课时知识回顾,总结提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