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33048

1 社戏 同步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614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社戏,同步,精选,答案,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社戏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怠慢(dài) 皎洁(jiǎo) 凫水(fù) 欺侮(wǔ) B.蕴藻(zǎo) 行辈(háng) 宛转(wǎn) 忌惮(dàn) C.旺相(xiàng) 纠葛(gē) 踊跃(yǒng) 模样(mú) D.潺潺(chán) 家眷(juàn) 归省(shěng) 弥散(m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查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B.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 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D.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搏的人正打仗。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年纪都相仿,_____论起行辈来,_____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_____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_____我们是朋友,_____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_____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A.可 却 由于 因为 如果 而 B.但 却 因为 然而 即使 而 C.但 却 由于 然而 即使 可 D.可 但 因为 由于 因此 而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5.下面对课文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看得令人昏昏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大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这是说反话,显示了课文语言的幽默性。 B.这是在“乐土”看的戏,是在“乐土”吃的豆,这是日后所看的戏、所吃的豆无法比拟的,因此“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C.这样写,为的是突出那夜生活的难忘,突出作者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 D.因为这样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是“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再见到过的,所以豆特别好吃,戏特别好看。 6.课文以“社戏”为线索,以“看戏”为故事主要内容,为什么开头要写在平桥村的生活?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出故事叙述的主要人物。 B.揭示出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 C.写出“我”和小朋友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D.渲染气氛,介绍故事的特定环境,为情节的发展创造条件。 7.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二、填空题 8.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而已集》《坟》,等等。 9.文学常识填空。 (1)《社戏》的体裁是   。这篇课文的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