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36509

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1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7236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14张,课件,文化,经济,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6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1.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年3月—1928年底)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12年—1916年) (1916年—1928年)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12年1月—1912年3月) (1927年4月—1949年4月) 北洋军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北洋政府是指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前期由袁世凯主政,袁死后中央政权由不同时期的北洋系军阀所控制,地方上则陷入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史实梳理1:袁世凯是如何走上复辟帝制之路的? 1912 3.10 3.11 12月 1913 3.20 11月 5月 1914 1月 年底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临时参议院所制《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选举胜利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失败)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自控制中国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5月 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1915 10月 参议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赞成“君主立宪” 1915.5 “中日民四条约” 第1号 第1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4号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一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5号第1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史实梳理2:反袁斗争 1915 12月 3月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 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83天 1916 1913 3.20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 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宣告独立 6月 袁世凯去世 1916 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依然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元首谅矣。 ———1915.8梁启超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Q:袁世凯死后为什么会迅速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直接:失去了统领全局的人物 外因: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各地军阀 派系 代表 依附国 势力范围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苏、赣、鄂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内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7.1 8月 1917 5月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府院之争” 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 8.14 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 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7月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经济发展(短暂发展) Q:特殊的内外环境是指? 内外环境: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 代表———荣宗敬、荣德生(福新面粉公司) 发展表现: 影响: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无产阶级(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