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3 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 第 3 单元 第二课时 ★理解信息系统数据访问的基本过程。 ★能够描述用户输入信息存储到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图书录入的交互页面,完成了添加图书录入表单元素和添加图书录入提示两项活动。 用户在HTML页面的表单中提交了数据,这些数据是如何由信息系统应用程序提交给数据库并予以存储的? 任务二 将图书数据录入数据库 活动1:连接图书数据库 图书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实施管理,那么应用程序要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我们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中访问某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时,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请同学们画流程图来表示这个过程。 访问数据库中数据的流程图示意图 流程图与下列代码进行对比,说明代码中各命令和参数的意义。 参考以下代码,修改view.py代码,使其能够建立与数据库“图书管理.Mdb”的连接。 import pyodbc #使用pyodbc作为连接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管道 DBfile=os.getcwd()+ u """\图书管理.mdb""" #起始执行目录\数据库文件 conn=pyodbc.connect(u"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accdb)};DBQ=" + DBfile) #建立一个连接对象, 该对象用odbc连接管道连接应用程序和指定的数据库 cursor = conn.cursor() #为数据连接创建游标对象,此时游标对象中没有存放任何数据是Web服务器为 cursor. close() #关闭游标 conn. close() #关闭数据库连接 pyodbc模块中一些重要函数的讲解 函数名 参数 功能 execute() Sql语句 解析SQL语句 fetchall() 获取数据表所有数据 fetchone() 获取数据表一条记录 commit() 提交数据库处理 close() 关闭游标、数据库连接 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信息系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l.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浏览器根据地址向Web服务器(或称应用程序服务器)发起访问应用程序的请求。 2. Web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网址查找应用程序文件,如果Web服服务器找到了文件,就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如果没有找到文件,则默认给用户返回一个404错误(表示文件不存在)。 3. 如果用户请求的应用程序文件要求访问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就向数据库服务器发起访问请求。 4. 数据库服务器根据Web服务器发来的请求,向Web服务器返回操作结果或是数据集合,再由Web服务器根据应用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相应处理之后返回给浏览器供用户浏览。 任务二 将图书数据录入数据库 活动2:插入图书数据 学校新购入一批图书,管理员要将这批图书的数据录入到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 向数据库中手工录入数据时,首先要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然后打开相应的数据库,找到确定的数据表,最后一行一行录入数据。 请参考手工录入数据的过程,理解以下各行代码的意图,并修改程序中红色部分的代码,使其能够录入完整的图书信息。 #起始执行目录\数据库文件 #建立一个连接对象, 该对象用odbc连接管道连接应用程序和指定的数据库 结构化查询语言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 译为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功能很强,但表达很简单,用户只需要告诉数据库管理系统“做什么”, 而无须指明“怎么做”, 这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 告诉数据库管理系统:往【图书表】的[ISBN]、[书名]字段中插入(INSERT INTO)表单元素中获取的ISBN,title值。 SQL的功能不仅仅是查询,它还能够实现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对象以及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等操作。 SQL语言不区分大小写,但在实际使用时,SQL的关键字应大写,用户自己定义的内容用小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