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44799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6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含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6821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规律,解析,遗传病,人类,基本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6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安康模拟预测)纯系甲品种的茄子果皮为深紫色(基因CP控制),纯系乙品种的茄子果皮为白色(基因CW控制)。甲、乙杂交后得到的F1茄皮全部为浅紫色;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深紫色∶浅紫色∶白色=1∶2∶1,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遗传,且否定了融合遗传现象 B.让F2中的深紫色茄植株与浅紫色茄植株杂交,子代中CW的基因频率为1/4 C.让F2中的所有紫色茄植株随机受粉,则子代中深紫色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8 D.F2浅紫色茄植株自交或与白色茄植株杂交,子代结浅紫色茄的植株比例相同 2.(2022·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下列细胞为四种不同生物的体细胞,让这些生物自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可能为1∶1∶1∶1(不考虑突变和互换)的是(   ) 3.(2022·江苏模拟预测)燕麦籽粒的红色与白色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色深浅程度由控制红色的基因数目决定,而与基因的种类无关。下图为燕麦籽粒颜色遗传图谱,考虑红色深浅程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2红粒中表型有六种 B.F1红粒与亲本红粒表型一样 C.根据遗传图谱可推出燕麦籽粒颜色涉及三对等位基因 D.将F1红粒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3∶1 4.小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科研小组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且表型为黄毛尾弯曲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且表型为黄毛尾弯曲的雄鼠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所得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毛尾弯曲(♂)∶黄毛尾正常(♂)∶灰毛尾弯曲(♂)∶灰毛尾正常(♂)∶黄毛尾弯曲(♀)∶灰毛尾弯曲(♀)=3∶3∶1∶1∶5∶2,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毛色的黄色和尾形的弯曲均为显性性状 B.尾形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C.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D.F1中致死的基因型为_ _XbXb 5.(2022·洛阳高三一模)现有若干未交配过的四种果蝇(甲、乙、丙、丁),眼色有正常眼(B)和褐眼(b),体色有灰体(E)和黑体(e),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除图示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果蝇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乙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一极的基因是B、E或b、E C.若甲与丁杂交,子代中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为 D.F1中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的杂交组合是甲×乙 6.(2022·重庆高三模拟)黄瓜的花有雌花、雄花与两性花之分(雌花:仅雌蕊发育;雄花:仅雄蕊发育;两性花:雌雄蕊均发育),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F和M基因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花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F和M基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M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产生之间存在正反馈,造成乙烯持续积累,进而抑制雄蕊发育 B.FFMM基因型的黄瓜植株开雌花,FFmm基因型的黄瓜植株开两性花 C.ffMM基因型的黄瓜植株与FFmm基因型的黄瓜植株杂交,F1开雌花 D.对FFmm基因型的黄瓜植株外源施加乙烯抑制剂时,可以出现雌花 7.(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三模)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早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了“镶嵌显性”这一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如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F2中的黑缘型与亲本中的黑缘型基因型不相同 C.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D.F2中除去黑缘型的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均色型占4/9 8.(2022·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