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44804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11 生物与环境(B)(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3217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环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1 生物与环境(B) 一、选择题 1.近几年,某市通过引入水源、栽种花草树木等措施将开采油页岩废弃的矿坑改造为水碧林绿、鸟语花香的露天矿生态公园。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部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废弃矿坑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B.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 C.水草减少对杂食性鱼类的影响大于草食性鱼类 D.改造后的生态公园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2.(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期末)某小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如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y)],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B、C、D构成的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 B.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 C.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D.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 3.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可催化乙酰胆碱分解),使用后残留严重且难以降解。研究发现白腐真菌能产生多种降解有机磷类农药的酶。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磷农药甚至会出现在鲜有人类活动的南极生物体内,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全球性 B.在一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生态系统内,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浓度最高 C.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过程受阻,导致患者肌肉瘫痪 D.向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壤中投放白腐真菌合适时间后,会提高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4.科尔沁荒漠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再到今日的疏林草原及人工林海,生态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固定沙丘上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态位不同,没有资源竞争 B.疏林草原上生长的植物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C.人工林海中的昆虫通过信息传递调节自身种群繁衍 D.该生态恢复过程中,自然演替规律发挥了重要作用 5.(2022·天津南开区高三期末)某国家公园中一个开阔地带,被多种多样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覆盖,而薮羚这种需要借助密林来隐藏自己的植食性动物则不敢前来觅食。后来由于肉食性动物的消失,薮羚才开始在这一地带进行觅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不会影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 B.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一般不会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 C.薮羚和肉食性动物存在时可能加快物质循环 D.薮羚和草本植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 6.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即可维持大气中的碳平衡 B.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如植树造林)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C.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所以物质循环的形式是化合物 D.黑暗条件下,植物和动物产生CO2的场所相同,都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7.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B.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 D.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 8.“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2022年3月5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惊蛰。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蛰伏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鹁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