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46804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6055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名师教案3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事件,显特征 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笪重光《画筌》 塑造一个人物,要懂得发掘人物的复杂性,并通过一系列事情来展示它。———斯坦利·纳尔逊 1.要把人写“活”,就要把人放到具体事件、真实场景中去。鲁迅先生写寿镜吾老先生时,把老先生放到哪些具体事件和真实场景中写的? 明确: 课堂上“我”询问“怪哉虫”。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简短而生硬的语言,“有怒色”的神情,“很不高兴”的心情,描绘出一个古板的老先生的形象。 课堂上先生念书。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通过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将念书入迷而陶醉的先生描绘得栩栩如生。 2.一个人使用的物品和具体言行都会暴露出他的个性。在具体事件中,我们通过人物使用的物品来表现他们的性格;并让人物在具体事件中行动起来,向读者展示人物最真实的一面。 出示《藤野先生》片段: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教师点拨:忘记带领结,寒颤颤的旧外套,从衣着来表现藤野先生生活上的不拘小节。 出示另一片段,请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在具体事件中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藤野先生》) 明确:坐在研究室的一堆骨头中间,发表了研究论文……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写出了藤野先生专注于学术。主动让助手叫“我”,询问“我”能否抄下笔记,写出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注。细细订正过的讲义透露出藤野先生认真的教学态度。指出“我”血管图的错误,表现出他严谨的治学风格。这两个小片段,将一个不拘小节、专注学术、治学严谨而又和蔼可亲的藤野先生表现在读者面前。 3.根据选择的人物及其主要特征,挑选典型事例,并合理安排详略,拟简要的写作提纲。 典型事件 详略安排 ① ② ③ 4.裁剪、截选事件。写人的文章有时并不需要记录完整的事件,只需要截选符合人物特征的片段。 借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对事件的裁剪、截选,将上一个表格中所选的典型事件,根据详略安排进行裁剪、截选。 典型事件 裁剪、截选部分 ① ② ③ 5.小练笔。选择上面表格中的一个典型事件,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班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