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48897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5180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 cover
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右侧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4.右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7.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 8.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 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 9.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 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 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 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0.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 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全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