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4987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13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492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定律,应用,第二,物理,牛顿
  • cover
学案13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二) 超重与失重 瞬时问题 一、概念规律题组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和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a与F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物体只有受到力作用时,才有加速度,也一定有速度 C.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但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D.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可以把物体的加速度看作是各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各个加速度的合成 2.给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3.跳水运动员从10 m跳台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下列物理仪器还能使用的是(  ) A.天平 B.水银气压计 C.电流表 D.弹簧测力计 二、思想方法题组 图1 5.如图1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当把A、B两物块同时竖直向上抛出时(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加速小于g B.B的加速度小于g C.A、B的加速度均为g D.A、B间的弹力不为零 图2 6.如图2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一、超重与失重 1.超重与失重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 产生条件 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 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 a=g,方向竖直向下 视重 F=m(g+a) F=m(g-a) F=0 2.进一步理解 (1)当出现超重、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变化.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而与速度无关. (3)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大小是ma. (4)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例1】 图3 如图3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规范思维]       [针对训练1] 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二、瞬时加速度问题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瞬时作用力. 1.中学物理中的“线”和“绳”是理想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轻:其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且一根绳(或线)中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 (2)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受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变,由此特点可知,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2.中学物理中的“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