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5328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27电场强度和电场线(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367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电场,高考,物理,一轮,习学,强度
  • cover
学案27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一、概念规律题组 1.有关电场强度的理解,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由E=可知,电场强度E跟放入的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当电场中存在试探电荷时,电荷周围才出现电场这种特殊的物质,才存在电场强度 C.由E=可知,在离点电荷很近,r接近于零,电场强度达无穷大 D.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特性的物理量,与是否存在试探电荷无关 2.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以点电荷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C.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为零 D.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该点电场强度一定越大 3.关于电场线,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电场线与电荷运动的轨迹是一致的 C.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可以不同 D.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 4.如图1所示,MN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在不断地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1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该电场线的方向由N指向M C.电子在a处的加速度小于在b处的加速度 D.因为电子从a到b的轨迹跟MN重合,所以电场线实际上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二、思想方法题组 5.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荷Q1,一个带负电荷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轴上(  ) A.E1=E2的点有一处,该处合场强为零 B.E1=E2的点有两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C.E1=E2的点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D.E1=E2的点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两处合场强为2E1 图2 6.如图2所示,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一、场强的三个表达式的比较及场强的叠加 1.场强的三个表达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E=F/q E=kQ/r2 E=U/d 适用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的大小及方向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及存在与否无关. Q:场源电荷的电荷量.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用于均匀带电球体(或球壳)时,r是球心到研究点的距离,Q是整个球体的带电荷量.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d: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电场的叠加原理 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1】如图3甲所示,在一个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Ox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 m和5.0 m.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中直线a、b所示,放在A点的电荷带正电,放在B点的电荷带负电.求: 图3 (1)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试判断点电荷Q的电性,并说明理由; (3)点电荷Q的位置坐标. 图4 【例2】如题图4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 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规范思维]         二、对电场线的进一步认识 1.点电荷的电场线的分布特点(如图5所示) (1)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集,场强越强. (2)若以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