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53462

第一单元3.2《蜀相》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21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单元,蜀相,导学案,2021-2022,学年
  • cover
3.2 蜀相 重难点: 一、常识积累 近体诗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诗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两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二、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所以当他来到诸葛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三、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杜甫约有1 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主要作品:《春望》《北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四、文言知识 词语释义 1.锦官城外柏森森 (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2.三顾频烦天下计 (拜访) 3.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创;扶助) 练习题: 1.记字音 ①祠堂( ) ②黄鹂( ) ③三顾频烦( ) ④开济( ) ⑤满襟( ) ⑥好( )音 2.一词多义 1.寻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 ) ②寻逐春风捉柳花( ) ③则买灯之事,寻已停罢( ) ④飞来峰上千寻塔( ) ⑤轻舟泛月寻溪转( ) 2.朝 ①两朝开济老臣心( ) 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 ③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3.济 ①两朝开济老臣心( )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④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⑤阴谷皆入济( ) 3.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律诗 B.绝句 C.古体诗 D.曲子词 4.从题材上看,《蜀相》属于( ) A.写景诗 B.怀古诗 C.哲理诗 D.闲适诗 5.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 B.沉郁顿挫 C.恬淡自然 D.刚劲凝练 6.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顾频烦天下计 君臣相顾尽沾衣 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夕济兮西澨 A.两个“顾”相同,两个“济”也相同 B.两个“顾”相同,两个“济”不同 C.两个“顾”不同,两个“济”相同 D.两个“顾”不同,两个“济”也不同 蜀相。 8.《蜀相》中“_____?____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9.《蜀相》中描写祠堂内幽静的春景的诗句:“_____,_____。” 10.《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cí;②lí;③pín;④jì;⑤jīn;⑥hǎo 2.答案:1.①寻找;②常,时常;③不久;④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寻;⑤沿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