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354290

中职护理类课件-药物学基础课件(共22张PPT)第一章

日期:2025-02-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478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中职,护理,药物学,基础,2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药物学基础总论 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学基础的基本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的一门科学。 一、药物和药物学的概念 1.学习目的 基本掌握药物学知识,能够说出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用药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以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学习方法 首掌握重点药物或代表性药药物的特点,药物的分类是重点学习的内容,掌握同类药物的共同规律,总结同类药物的共性和单个药物的个性 二、护士学习药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功能活动的影响,称为药物的基本作用,其表现为兴奋和抑制。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 (一)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是指药物未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局部所呈现的作用。 (二)选择作用 (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1.预防作用 2.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 (2)对症治疗 3. 不良反应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二)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三)影响酶的活性 (四)影响递质的释放或激素的分泌 (五)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环境 (六)影响递质的释放或激素的分泌 (七)药物与受体结合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动学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 2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1.简单扩散 2.膜孔扩散 ,又称滤过。 3.易化扩散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吸收 消化道 吸收 皮下或肌肉 组织吸收 皮肤、粘膜和 肺泡吸收 影响药物吸 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药物的剂型 (3)吸收环境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 1.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pH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 1.场所:主要在肝脏内进行。 2.方式: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四种方式。 3.催化剂:药物代谢酶,又称肝药酶或药酶,药物的生物转化必须在药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 4.结果:大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失去药理活性成为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故称为灭活。少数药物只有经过生物转化才具有药理活性。也有的药物不经生物转化,而是以原形由肾排泄。 5.影响因素: (1)肝功能: (2)肝药酶的活性: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四)药物的排泄 肾排泄 其他途径 胆汁排泄 三、药物的消除与蓄积 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药理活性逐渐消失的过程称为消除。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有两种类型。 1.恒比消除 2.恒量消除 四、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 (三)临床意义 (二)药物半衰期(T1/2) (一)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1.半衷期 2.坪值 (1)多数药物可根据半衷期的长短决定给药间隔时间。 (2)通过半衰期预测分次给药体内药物的蓄积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 (3)对药物进行分类如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4)当肝、肾功能不良时,可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 1.年龄与体重 2.性别 3.个体差异 4.病理状态 5.心理精神因素 二、药物方面 1 2 药物的化学 结构 药物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 最大治疗量(极量) 最小中毒量 治疗量和常用量 安全范围 三、给药方法方面 (一)给药途径 1.口服 2.注射 3.吸入 5.皮肤粘膜给药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 (三)联合用药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