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6375

九年级下化学 证明铵盐(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5246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化学,证明,铵盐,详细,解析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21*cnjy*com 分析:A、红色石蕊试纸可以检验碱性物质; B、根据镁条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分析; C、根据CO有毒会污染空气分析; D、根据加热制取氧气时,排水法收集完氧气的正确操作分析. 解答:解:A、红色石蕊试纸可以检验碱性物质,如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显碱性.氨气溶于水显示碱性,故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故A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可观察到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放出大量热,故B正确; C、CO有毒会污染空气,如果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会污染空气,故C错误; D、加热分解高锰酸钾采取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应先从水中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中考常见题型.21*cnjy*com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磁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B、用天然水制蒸馏水时加几粒碎瓷片,防止暴沸 C、将熟石灰与某固体混合研磨并闻气味,检验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H4+ D、用银、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铜溶液探究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 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A、利用磁铁可以吸取铁粉的性质; B、用天然水制蒸馏水时加几粒碎瓷片,防止暴沸; C、利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的性质;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用磁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可以除去铁粉,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天然水制蒸馏水时加几粒碎瓷片,防止暴沸,故B不符合题意; C、将熟石灰与某固体混合研磨并闻气味,检验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H4+,利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的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银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或氯化铜溶液反应,所以用银、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铜溶液不能探究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 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肥皂水搅拌 C 铝丝和银丝 用磁铁吸引 浸入硫酸铜溶液 D 氢氧化钠和硫酸铵 加水溶解测pH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选项A B、选项B21*cnjy*com C、选项C D、选项D 4、依据所学知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 B、 C、 D、 考点: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检验方法);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检验方法);证明铵盐(NH4+检验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质的鉴别、推断。21*cnjy*com 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对于多个方案的评价,要从待区分物质给定的方案去考虑其可行性和科学性,而不要从待区分物质去分析解题的思路,以免过于浪费精力.同时也不用考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