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65443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54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1次 大小:894095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54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环环相扣、结构完整的叙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2.能体会和说出邹忌运用设喻进行讽谏的表达效果,懂得古代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并学会这种讲道理的写法。 过程方法目标 3.体会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之处,能辨析妻、妾、客对邹忌问话回答的细微差别,品味本文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特点。 4.能在梳理和理解情节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目标 5.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故事的寓意,运用设喻进行讽谏的写法。 【教学难点】 1.辨析妻、妾、客对邹忌问话回答的细微差别。 2.品味本文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特点。 【课时计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听故事,激发兴趣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ū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背景简介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间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3.诵读课文,积累字词 昳(yì)丽 朝(zhāo )服衣冠 窥(kuī )镜 暮(qǐn )寝   谤讥(bànɡ jī) 间(jiàn )进 期(jī)年  皆朝(cháo )于齐 孰(shú )美 进谏(jiàn ) 寡(ɡuǎ )人 4.划分层次 一(1)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鄙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二(2)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三(3)齐王虚心纳谏过程及取得巨大效果。(进谏的结果) 5.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本文记叙了邹忌讽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第二课时 三.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二)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通假字 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