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 1 广州市中小学思政课新结构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 王娇 联系电话 15923347851 学段 高中 展示单元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社会争议解决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 4.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4.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4.3 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 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4.4 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本单元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 《法律与生活》教材前三单元在向学生具体阐释民事权利与义务,为其提供婚姻 家庭、创业就业等领域的法律常识后,专门设置了“社会争议解决”单元。第四单元 不仅从微观层面为权利遭受损害的主体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为遭到破坏的法律关系 提供了通过法定程序重回正常轨道的机会,成为确保前三单元所涉内容顺利实现的重 要保障。 教材第四单元紧密衔接思想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要求。例如,向学生介绍“和 为贵”的传统文化和人民调解等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帮助学生在看待、应对矛盾纠 纷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旨在培养其政治认同;让学生了解诉讼以事实 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促使其自主、理性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收集、保存哪 些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让学生扮演诉讼中的法官、律师、 证人等角色,可增强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维护公共利益的意愿,与公共参与的要 求相一致;让学生掌握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主要程序规则以及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 中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则是帮助其树立规则意识、程序意识、权利与义务意 识的必要手段,与法治意识培育密不可分。 贯彻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教学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 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使学生坚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 - 1 - 治国家,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能够避免矛盾累积与利益纷争;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教学中注意把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 价值性讲的是人们的利益关系是否有积极意义,知识性讲的是知识事实是否科学。教 师应辨析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清楚不同方式的主要优势和适用对象,并能在纠纷发生后根 据具体情况和个人需求适当选择运用。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成为纠纷当事 人后,能够自觉采取积极的主观心态、务实的客观行动,努力推动纠纷获得及时、有 效的解决。培养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规则与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并将 它们外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新结构教学评框架理论。以2020年修订版课程标准为引领,坚持以思想政治学科核 心素养为本位,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结构教学评框架” 作为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从“教(教学活动)”“学(表现标准/学习目标或学习活 动)”“评(测验或评价活动)”三个层面设计整体性的教学方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 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 得自己的意义。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 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单元学习目标: 理性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了解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纠纷解 决方式及其作用,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