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7497

【中考全景透视】2014届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二讲声现象(含2013年新题)

日期:2024-05-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43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考,新题,2013年,现象,讲声,第二
  • cover
第二讲 声现象  【考纲要求】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 (2)声音的三种特性; (3)噪声的来源及控制; (4)声的利用; (5)与声相关的探究实验; (6)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 【命题趋势】 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波) 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 【考点探究】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 【例1】 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时,大家都会等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虽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解析 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可知,有声音发出,则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题目中“余音未止”说明钟一直在发声. 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其效果与余声不同,听觉延长只是主观臆测,空气只能传播钟声,而不能产生钟声. 答案 B.   方法总结: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可继续存在并传播.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 【例2】 如图1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 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 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 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解析 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图1中听者的右耳会听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说明固体(细棉线、纸杯) 能够传声,故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传声的能力比细棉线强,而不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故选项B错误; 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谁发出的声音,故选项C正确;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话筒方说出的声音无法通过线的振动传到听筒方,也就是说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故选项D正确. 答案:B   方法总结: 同学们对“土电话”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同学曾制作过. 试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试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将所要考查的知识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这也引导同学们要勤动手、善动脑.   考点三:声音的特性 【例3】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农民歌手阿宝,以其金属般的嗓音、极其罕见的高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位专家在评价阿宝的演唱时说:“你的歌曲唱得很有味道,能唱到两个high C,比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还高出整整八度.”其中“金属般”和“两个high C”描述的是声音的 和 . 解析 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音色和响度,演员在演唱时声音通过话筒传到机器放大后播放,这其中改变的是响度,而保持原有的音调和音色不变. 阿宝金属般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描述的是与众不同的音色,而“两个high C”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答案: 音色、音调.   方法总结: 有关响度、音调和音色在中考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三者之间的区别: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是由声源振幅决定;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音色是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也就是决定于自身. 考点四:有关声速的计算 【例4】我们看到闪电之后5s,听到了雷声,请问发生雷电的区域大约离我们有多远?   解析 一次雷电过程中,闪电和雷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